1867年筹议海防折,《筹议海防折》
团购V信:⒈⒏08⒐828470
1867年筹议海防折
总理各国事务衙门,为熟察海疆形势,妥筹御敌之策,于本年十月初旬,据侍郎文祥、尚书奕䜣奏称,“以中国现办之事,无论竭天下之力,终不能到矣。即就现在所知者,而筹画必万全,亦非一朝一夕所能告成也。”故此,特设海防事宜,广纳群言,博采众见。海防之策,重在修船造舰,设防要塞,训练水师,均需巨资。同时,与各国通商,以免孤立无援。折中强调,海防事关国家安危,必须统筹规划,稳步推进。此次筹议,旨在加强海防建设,确保国家安全,以应万变之局。
《筹议海防折》
《筹议海防折》是清朝林则徐创作的一篇奏折,主要论述了海防的重要性、现状及改进措施。以下是该奏折的部分原文以及赏析:
原文节选:
“……以中国之大,土疆之广,岂无海疆?但欲守此数千里之海岸,必赖水师之厚饷,更需人才之精能,而后可以制敌。今则东南沿海各省皆有倭患,粤人习于海洋,且舟楫之便利,技术之精良,亦非他国所能及。若不赶紧行事,一旦变生,患不可测。……”
“……查治海口,固属紧要,而防务之策,更应缓急万倍。现拟招商集股,购船炮,募渔团,设水师,……”
赏析:
在《筹议海防折》中,林则徐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,强调了海防对于国家的重要性。他认为,面对外国的威胁,中国必须加强海防建设,以确保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安全。
林则徐对当时中国海防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,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。他认为,中国虽然拥有广阔的海疆和丰富的资源,但在海防方面却存在诸多短板。例如,水师装备落后,人才匮乏,缺乏有效的海防战略和战术等。
为了改进海防状况,林则徐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。他建议政府招商集股,购买先进的船只和火炮,招募熟练的渔民和水手,建立强大的水师队伍。同时,他还主张加强海防教育,提高全民的海防意识,使每个人都能够为国家的海防事业贡献力量。
此外,林则徐还特别强调了对海盗的打击力度。他认为,海盗不仅威胁着沿海地区的安全,还可能成为外国侵略者的帮凶。因此,他主张政府采取果断措施,严厉打击海盗活动,维护沿海地区的稳定和安全。
总的来说,《筹议海防折》是一篇具有深刻见解和可行性的奏折,它为清朝政府制定海防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。
1867年筹议海防折
《1867年筹议海防折》是清朝末年的一份重要奏折,由李鸿章于同治六年(1867年)五月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进呈。该折主要讨论了海防的重要性、现状及改进措施,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。
以下是该折的主要内容:
1. 海防的重要性:奏折开篇即强调海防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,指出“窃维海防之计,所以保疆土,卫民生,而作强兵之要术也”。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,海防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关键因素。
2. 中国海防的现状:奏折指出,中国海岸线漫长,但沿海地区缺乏完善的防御工事和强大的海军力量。这导致中国在海防上处于被动地位,难以有效抵御外来侵略。
3. 改进措施和建议:奏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海防的措施和建议,包括加强沿海炮台的建设,提高舰队的实力,以及加强海防教育等。同时,奏折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海防技术和管理经验,以增强中国的海防能力。
4. 具体建议:奏折中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建议,如建议设立海防学堂,培养海军人才;建议与外国海军进行交流学习,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;建议加强海关缉私,打击海盗活动等。
此外,《1867年筹议海防折》还反映了当时中国朝野对于海防问题的关注和重视程度,以及政府对于海防问题的积极应对态度。这份奏折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,它推动了中国海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,建议查阅相关历史文献或咨询历史学家。
团购威信:8089828470